Quantcast
Channel: 英古阿格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3

警惕丽江的安乐梦!

$
0
0

近来,有关“梦”的宏论不绝于耳,丽江自然不能免俗。

关天梦与丽江一直是个当地政府不遗余力宣传的一个主题,在2006年就提出了“天雨流芳,梦幻丽江”的宣传口号,2008年又提出“好梦在丽江”的主题词,2012年罗杰任丽江市委书记时,又提出了一个口号——“你的梦,在丽江。”看来丽江的“梦缘”不浅,这些与梦相关的口号似乎有意无意地迎合着与游客们趋之若鹜的“艳遇丽江”、“爱情之都”、“小资天堂”等他者想象,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谋,但这样的共谋不见得能够达成共赢。

在近期的《丽江读本》中读到一个有关丽江梦的报道,大都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人士的梦想成就为主题,其实这样的成功梦在国内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有相似现象,不只是丽江的专利。“中国梦”的实质所指是复兴梦,强国梦,其基础是公民梦、法制梦、民主梦、创新梦。

丽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十八个成功典型之一,成功关键要素在于传统文化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三个世界遗产就是明证。文化是丽江之魂已经是丽江人的共识,也是丽江梦之内核。

从华东师大弃职呆在丽江的田桑说,好多游客是冲丽江的自然风光而来的,他们不会关注什么东巴文化。这显然是外来客之浅见。笔者见异的是这样的谬论竟然能够成为丽江梦的主流话语!东巴文化不是他所想象的牛鬼蛇神之类的封建迷信,东巴文化的主题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理念,才成就了山水相依,自然天成的丽江古城,才使丽江葆有了青山绿水,三江并流,也才使在丽江民间仍可寻到“礼失求诸野”的古风。而有些自以为是,以偏概全,不尊重地方文化,不懂入乡随俗,以先进文化自居的观念意识才是扼杀丽江之魂,制造丽江恶梦的症结。无庸讳言,有些人心目中的“丽江梦”,是把丽江视为醉生梦死、寻求艳遇的天然安乐窝,在此声色犬马,放浪形骸,肆意妄为,撒野成风,也是这些人把丽江梦变成了“艳遇梦”、“安乐梦”,“醉死梦”!

丽江梦不见得都是美梦,有些梦已经触目惊心的现实,而不能当作白日梦,诸如层出不穷,愈演愈烈的黑导风、麻将风、赌博风、出租车拒载之风等等,都是丽江梦恶化的候症。

小桥流水人家,人家已缺,古城梦已残缺;
    城区膨胀,田园渐无,丽江城已无田园梦;
    天雨流芳,弦诵不绝的耕读教育传统难以为继,丽江高考上重点人数不抵大理一个学校,曲靖一个班,教育梦仍在恶梦中;无庸讳言,赶时髦的“丽江梦”中有些是噩梦,醉生梦死,梦里不知身是客,如果过分渲染、美化这类梦,无异于安乐死,棒喝安乐梦,比吹捧安乐梦更有现实与未来意义。
    如何继承发扬地方及民族优秀传统,才是丽江梦持之以恒的根基所在,也是所有热爱丽江的人们应秉持的天理。丽江自古不是排外之地,丽江古城也是纳、汉、白、藏等诸多移民、兄弟民族精诚互助、团结的结晶,纳西族传统文化中也融合了多元民族文化,至今纳西族人口比例中不少是由汉族移民融化而成的。汉族融合到纳西族中,并不是谁吃谁的问题,而是求同存异,美美与共,共融共生而成的,前提是彼此尊重,入乡随俗,把最大利益共享化,地方化。自古以来,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是丽江文化、经济社会得以强健发展的关键动力,现在的“新丽江人”也是这种历史传统的延续。不少“新丽江人”已经把丽江视为父母之邦,懂得感恩,并身体力行,为丽江的文化事业、公益慈善做了诸多善事,获得了丽江人的认同与尊敬。但也有少部分“新丽江”把丽江仅仅当作发财地,捞完就走,捞不着就发牢骚;也有人把丽江作为寻求艳遇、刺激的地方;有的不惜糟践丽江清名,把丽江视为厕所,前不久出现的“艳遇佛”事件就是登峰造极的典型个案;有的在丽江发了大财,却仍视丽江为蛮夷之地,把自己视为钦差大臣,救世主,毫无感恩回报之公心。有些靠丽江文化展演年收入上千万的外来企业主,一涉及到为山寨民族文化传承人奉献点微薄之力,避之唯恐不及,而在公开场合大谈特谈丽江文化如何与国际接轨,这些与丽江地气接不了轨的“新丽江人”,注定了无法成为丽江人,也无法助就实现真正的“丽江梦”。

丽江梦,应两面观,不正视现实的美梦化,无异于让丽江在安乐梦中死去。

丽江一个未完成的梦,一个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憧憬仍在纠缠不清的梦。

 

有关丽江梦的宣传可参见《丽江读本》报道:http://news.ynxxb.com/ljdb/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