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滇西边区考察记
原文地址:滇西边区考察记作者:laobulin文林书话6 《滇西边区考察记》 方国瑜在滇西边区考察 本书是民族学、边疆历史地理学、中缅边界问题的重要参考文献。 20世纪30年代初,时值中英会勘滇缅边界,英、法帝国主义觊觎我云南边疆,蚕食鲸吞,凶相毕露。方国瑜痛感清季外交丧权辱国,满怀爱国主义义愤,撰写文章,考证中国西南边疆沿革,以历史事实痛斥英、法侵略者无耻谰言。...
View Article鸡足山悉檀寺寻踪记
鸡足山悉檀寺寻踪记 李汝明 查阅明清时期的史志,曾接触到丽江木氏土司在鸡足山捐修功德,兴建寺院之零星记载。为收集编纂《丽江县志》宗教卷的翔实资料,1990年5月,余偕杨启昌、王建刚、和志武诸君往鸡足山实地考查。...
View Article丽江道教建筑及活动【选编】
丽江文昌宫 段松廷 文昌宫在丽江古城西面的狮子山上,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宫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据乾隆《丽江府志略》:“文昌宫,在城西门内,知府杨馝迁建,知府靳治岐重修。”此史料说明,丽江早已有文昌宫,是被首任流官知府杨馝从别处迁至“城西门内”的,而当时的城西门在今五一街小石桥附近。可见,当时的文昌宫不在狮子山,而在古城五一街。在此之前,文昌宫的位置待考。...
View Article方国瑜对纳西学的贡献及影响
方国瑜对纳西学的贡献及影响 杨杰宏 方国瑜(1903—1983)是20世纪杰出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文献学家、语言学家、方志学家、教育家,他在西南民族历史研究方面成就卓然。在纳西学研究领域,方国瑜对学科的发轫、成形都有着突出的贡献,他是纳西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一、他开拓了纳西族历史、语言学科方面的研究领域,奠定了纳西学的坚实基础。...
View Article【郭大烈】丽江逐步失去东巴文化研究中心地位
丽江逐步失去东巴文化研究中心地位 ——对东巴文化的研究与传承的几点认识 郭大烈 (纳西族,云南民族学会会长,云南文史馆馆员) 一、东巴文化是民族血脉 “东巴文化”这个概念是纳西族智者和万宝等人于1981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内涵丰富,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有 “文明伊始标志”(摩尔根语)的东巴象形文约2100字,标音文约有2300字。...
View Article丽江逐步失去东巴文化研究中心地位
丽江逐步失去东巴文化研究中心地位 ——对东巴文化的研究与传承的几点认识 郭大烈 (纳西族,云南民族学会会长,云南文史馆馆员) 一、东巴文化是民族血脉 “东巴文化”这个概念是纳西族智者和万宝等人于1981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内涵丰富,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有 “文明伊始标志”(摩尔根语)的东巴象形文约2100字,标音文约有2300字。...
View Article《神奇的纳西东巴文》的价值与特色
《神奇的纳西东巴文》的价值与特色 杨杰宏(中国社会科学院) 《神奇的纳西东巴文》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记忆遗产”东巴经典传承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于2018年6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它是由丽江学者蓝伟撰写的一部东巴文字研究专著。 概括而言,这本书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与特色:...
View Article仙女节快乐
纳西族《创世纪》记载:地球爆发大洪水后只剩下一个孤儿,后与下凡人间的天女相识相爱,并到天上求婚成功后繁衍后代,由此他们的子女称为"麽些"(摩梭的同音异写),意为天之子民,这源于他们的母亲是来自天上的仙女。妇女不只是半边天,她们本身是天的象征。 仙女节吉祥!
View Article祭祀三多神仪式规程
祭祀三多神仪式规程 和学文东巴口述、木琛整理 三多被认为是玉龙雪山的化身,是纳西族信奉的民族保护神,唐代以来立庙祭祀,元时封为“大圣雪石北岳安邦景帝”。丽江纳西族有农历二月初八日祭祀三多神的悠久传统。以下为东巴祭司主持的祭三多仪式规程。 一、 祭坛设置 祭三多仪式并非必须在玉龙祠三多神像前,很多也在自家院落中举行。祭坛要设在天井,须朝白沙方向祭祀。 首先将一张方桌洗净摆好,铺上松毛。...
View Article王煊不宣
王煊不宣 杨杰宏(中国社会科学院) 初闻王煊 这是8年前的事了。2010年6月27日,与和丽刚、杨林军、杨金山等人一同考察拉市海到龙蟠乡的茶马古道,并对阿喜村内的龙潭、龙神祠、古渡口、铺子古村进行了调查。年届七十的严子藩是铺子村人,嗜好诗文,为丽江玉泉诗社成员,现为阿喜诗社顾问,对阿喜地方文化耳熟能详,他带着我们开始了这趟阿喜之行。...
View Article丽江古树名木:万朵山茶、普济樱花、铁杉王
万朵山茶 走近雪山,你会看到一棵奇树,它在丽江城北15公里的雪山南麓玉峰寺内。因为禀承雪山灵气,每年开花都是两三万朵,故名“万朵山茶”。相传此茶花树植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因为是天下第一奇,所以引来无数的观光客。...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