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英古阿格的博客
Browsing all 44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丽江特产:东巴纸、雪桃、铜器、挂毯、蜜饯、蜡染

东巴纸   在金沙江畔的神奇山地生长着一种叫山棉皮的植物,是造东巴纸的绝好材料。“东巴纸”即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是原始而古老的纳西东巴象形文字的书写载体。...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丽江文化遗产:宝山石头城、白沙壁画、束河、黑龙潭

宝山石头城   位于丽江城北110公里处的金沙江峡谷中,因百余户人家聚居在一座独立的蘑菇状巨石之上而得名。石头城三面皆是悬崖绝壁,一面石坡直插金沙江,仅有南北两座石门可供出入,是一座真正的天险之城。...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丽江白话报》简介

《丽江白话报》简介 衍  孙...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抗日战争时期的《丽江周报》

抗日战争时期的《丽江周报》 张星泽   一、《丽江周报》是怎样诞生的? 1939年秋,在昆明的几个纳西族高中毕业生考大学落第后,郁郁回家。又有几个在昆明读大学的纳西族大学生,由于日本侵略者的飞机频频空袭昆明,不能安心读书,疏散回乡。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对民族、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日寇的侵略,同仇敌忾,人人都有一颗为抗战尽一分力量之心,个个抱有驱除日寇,还我河山之志。...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抗战时期的丽中话剧舞台

抗战时期的丽中话剧舞台 李德恕   40年代,国民党企图以法西斯专制扼杀进步文化和进步戏剧,但在党的领导下,进步戏剧夺取了国统区全部戏剧阵地,深入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丽江中学虽然远在交通闭塞的西南边陲,在整个抗战时期话剧演出更加活跃,而且始终坚持了艺术为民族解放斗争服务的战斗精神,起到了宣传抗战激发爱国热情,暴露黑暗腐朽制度的作用。...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赵银棠】改流后纳西族的首批诗人和诗

改流后纳西族的首批诗人和诗 赵银棠   纳西族于清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以后,从长期的愚民政策压抑下解脱出来。各地先后创办义学,民间子弟渐有就学念书的了。历乾隆、嘉庆到道光年代(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前期),已有不少科举出身之人,能诗、工书、善画的人物也不断出现。其中有的在外游宦,有的早年逝世,没有把作品流传下来,这里除已写专文作过简介的而外,再举几个有代表性的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作些综合叙述。...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纳西族的第一首汉文诗

汉文化在丽江的传播与纳西族的第一首汉文诗 阿  向   纳西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又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纳西族在与周围各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吸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文化,促进了自己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木正源与《雪山十二景》

木正源与《雪山十二景》 牛相奎   明、清以来,随着汉文化在丽江纳西族地区的深入传播,涌现出众多用汉文字写作的纳西族诗人,他们热爱家乡,讴歌故乡的山川景物,创造了大量脍炙入口的佳作名篇。其中,木正源的《雪山十二景》,多角度、全方位描绘了玉龙雪山的“全相”与神韵,深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至今被人们传诵。...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民间提案】挖掘本土民族文化内涵,提升丽江古城文化品位

【民间提案】 挖掘本土民族文化内涵,提升丽江古城文化品位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建筑、水系、民族传统文化而著称于世。改革开放40年来,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为推动丽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核动力。丽江古城不仅成为云南、乃至中国旅游的一张名片,也是向国际社会展示多元民族和谐共处共荣的文化窗口。...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清明时节花含笑

                    谈空客喜花含笑,说法僧闻鸟乱啼。                              ——木增...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清道光恩科魁元和公勋之族谱

清 道 光 恩 科 魁 元 和 公 勋 之 族 谱     清道光恩科魁元和公勋之族谱...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清道光恩科魁元和公勋之族谱

清道光恩科魁元和公勋之族谱   国有史而历朝之制度可稽,家有谱而百代之伦常不紊矣。据祖上口传,本族杨氏源于湖南武陵,以医术而名,明时至丽,由此定居繁衍成族。然因有明一代惟木氏有学而百姓无学,木氏在丽郡推行“四郡齐民一姓和”之土策,强迫外来姓氏皆改姓为和,禁修谱谍,加上明至清初丽郡盛火葬之俗,致使碑迹全元,又系远代遥,吾族承始代系渺难详记,调查维难,惟至和公普吉时方有记略。...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丽江文化遗产:宝山石头城、白沙壁画、束河、黑龙潭

宝山石头城   位于丽江城北110公里处的金沙江峡谷中,因百余户人家聚居在一座独立的蘑菇状巨石之上而得名。石头城三面皆是悬崖绝壁,一面石坡直插金沙江,仅有南北两座石门可供出入,是一座真正的天险之城。...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拉市海北路

拉市海北路 和新华 拉市海的北边叫海北,有美泉、均良、南尧3个村委会,过去只有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海北路。...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仙女节快乐

                                          纳西族《创世纪》记载:地球爆发大洪水后只剩下一个孤儿,后与下凡人间的天女相识相爱,并到天上求婚成功后繁衍后代,由此他们的子女称为"麽些"(摩梭的同音异写),意为天之子民,这源于他们的母亲是来自天上的仙女。妇女不只是半边天,她们本身是天的象征。   仙女节吉祥!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祭祀三多神仪式规程

祭祀三多神仪式规程 和学文东巴口述、木琛整理 三多被认为是玉龙雪山的化身,是纳西族信奉的民族保护神,唐代以来立庙祭祀,元时封为“大圣雪石北岳安邦景帝”。丽江纳西族有农历二月初八日祭祀三多神的悠久传统。以下为东巴祭司主持的祭三多仪式规程。 一、        祭坛设置 祭三多仪式并非必须在玉龙祠三多神像前,很多也在自家院落中举行。祭坛要设在天井,须朝白沙方向祭祀。 首先将一张方桌洗净摆好,铺上松毛。...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王煊不宣

王煊不宣   杨杰宏(中国社会科学院)   初闻王煊 这是8年前的事了。2010年6月27日,与和丽刚、杨林军、杨金山等人一同考察拉市海到龙蟠乡的茶马古道,并对阿喜村内的龙潭、龙神祠、古渡口、铺子古村进行了调查。年届七十的严子藩是铺子村人,嗜好诗文,为丽江玉泉诗社成员,现为阿喜诗社顾问,对阿喜地方文化耳熟能详,他带着我们开始了这趟阿喜之行。...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丽江木府、丽江人遗址、铁桥遗址、北岳庙

木  府...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丽江特产:东巴纸、雪桃、铜器、挂毯、蜜饯、蜡染

东巴纸   在金沙江畔的神奇山地生长着一种叫山棉皮的植物,是造东巴纸的绝好材料。“东巴纸”即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是原始而古老的纳西东巴象形文字的书写载体。...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清道光恩科魁元和公勋之族谱

清 道 光 恩 科 魁 元 和 公 勋 之 族 谱     清道光恩科魁元和公勋之族谱...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44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