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秀成】悟母的春节
悟母的春节 和秀成 悟母村深藏于金沙江河谷地区的半山腰上,被群山怀抱,以至于二十年之前几乎与世隔绝。基于这样的原因,很多纳西族古老的传统习俗才较为完整地传承下来,尤其是春节至今还保留着千百年前的古老风俗。...
View Article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卷之三《开经玄蕴咒》释义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卷之三《开经玄蕴咒》释义 《开经玄蕴咒》是道教法事中常用"八大神咒"之一,意为即准备翻开道经奉诵时所念。"玄蕴",指经中蕴藏着玄妙的义理。早期灵宝派即有此咒,其后各派具有仿作与衍变,其辞不尽相同。 开经玄蕴咒 玄元始炁分——太古初始之时,上中下三炁(qil)初得分开。 清华开洞神——玉清之文华开启大洞尊神。...
View Article【杨杰宏】指云寺忆旧
指云寺忆旧 杨杰宏 我的初中三年是在指云寺里度过的,那时叫丽江县二中。 第一天去学校报到,过了拉市海的落水洞,转过山头,我要读的中学就在眼前了:一座坐落在山坳里的古寺,古树参天,殿宇森然,没见到一栋钢混现代建筑,与想象里的中学相去甚远,这样心下未免失落了。...
View Article理论的效用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一种学说不管怎样正确、怎样新鲜、怎样宣传,如果人们没有内在的强烈需要,它是不会成为历史选择的对象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正好给了当时正在苦苦寻路的中国先进分子一个全新的答案。
View Article手撕黑暗的人
手撕黑暗的人 刘世超 把时光埋进地底 把生活逼进岩层 把牛羊和森林尘封进地质 你被锁进了像井一样的地壳 漆黑的夜 被你攥在手上 黑暗是另一种不死的光 你与石头是不朽的物质 把生命锁进花岗岩 尖硬的心与矿物质 能否劫后重生 矿井中涌动的暗流 血管里愤怒的血液 飞溅岩壁上 染成遮天避日的黑 他们抑或是黑暗世界不死的鸟 长着乌黑的翅膀和羽毛 为碳、为铁 为手掌、为脸庞 裸露在瓦斯中的身躯、伤口、心...
View Article【和秀成】悟母的春节
悟母的春节 和秀成 悟母村深藏于金沙江河谷地区的半山腰上,被群山怀抱,以至于二十年之前几乎与世隔绝。基于这样的原因,很多纳西族古老的传统习俗才较为完整地传承下来,尤其是春节至今还保留着千百年前的古老风俗。...
View Article【和秀成】新主行思
新主行思 和秀成 走进阿时主 “那是一方不应该被打扰的神域”。有位作家从新主回来后如是说。 越是这样说,越发激起了我想一探新主的念头。秋高气爽,艳阳普照,正是外出的好时机,与几个好友一道踏上了前往新主的梦幻之旅。...
View Article【杨杰宏整理】吟诵南方——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南方史诗讲座综述
吟诵南方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南方史诗讲座综述 2021年4月7日下午3点至5点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举行了“青年学者谈南方史诗”学术讲座,由本所南方民族研究室的屈永仙、杨杰宏、李斯颖三位学者主讲。讲座由吴刚副研究员主持。...
View Article【和秀成】邂逅崔健
邂逅崔健 和秀成 在微信群里赵振金先生聊起了一次在丽江古城的传奇经历——邂逅“中国摇滚之父”崔健,这次邂逅间接地促成了雪山音乐节的呱呱坠地。听完后觉得有点意思,就根据微信语音作了整理。因为是纳西语聊天,整理时对语序、语词作了相应的变化。赵振金为丽江大具,从事木雕行业39年,丽江市雕刻艺术协会会长...
View Article这些年
一直努力养成好脾气 一成不变的嬉笑怒骂 在北京过丽江的生活 宅家、发呆、聊天、徒步 在丽江过北京的生活 奔波、周旋、高谈阔论、忧国忧民 习惯于想做一个有光而温暖的人 无暇顾及阴暗中的刀光剑影 猝不及防的寒风冷雨 全部的忧乐、卑微、荣辱 以季节的方式自由消长 这些年 2021.6. 20
View Article【杨杰宏】从他者到我者——纳西古乐的族群接受
从他者到我者:纳西古乐的族群接受 杨杰宏 上世纪40年代中期,俄裔美国人顾彼得初临丽江时,他也为这种古老的汉族艺术在丽江纳西社会中的广泛流行程度而感到惊异,在其《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中描述了当时丽江古城里纳西族的音乐生活:...
View Article送去与拿来
送去主义与拿来主义同等重要 季羡林先生的文化理论观点: 一是文化产生的多元性; 二是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三是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四是文化交流的不对等性; 五是文化交流中要注重主动“送去”和“拿来”。 要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就要主动做到“送去”和“拿来”。 我们要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将促进世界文化大交融作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View Article【张信】五十年初衷不改一生寻文化之梦——余嘉华先生献给云南一朵彩云
五十年初衷不改 一生寻文化之梦 ——余嘉华先生献给云南一朵彩云 张 信 余嘉华先生是我的同乡,我们都是喝村前流过的古渡河水长大的。1962年,我考上了巨甸完小,上学路上每天都要从余先生家门口走过。语文老师第一天讲课就给我们介绍:“你们古渡新移村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学生余嘉华,他从我们巨甸完小考取丽江中学,后来考上了昆明师院(今云师大)中文系,大学毕业时以优秀成绩留校任大学老师。他就是你们的榜样!”...
View Article